
施工前准备
现场勘查:对调节池的现状进行详细勘查,包括池体结构完整性、渗漏情况、周边环境等,记录相关数据和问题,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。
材料准备:根据翻新要求,准备好所需的建筑材料,如水泥、沙子、石子、防水涂料、钢筋(若有结构加固需求)等。确保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。
工具设备:准备齐全施工工具,如挖掘机、装载机、搅拌机、振捣棒、抹子、刷子、运输车辆等,并进行调试和维护,保障其在施工过程中正常运行。
安全防护: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,搭建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,如围挡、防护栏等。为施工人员配备安全帽、安全带、防护手套、防护鞋等个人防护用品。
排水与降水:若调节池内有水,需进行排水作业。可采用水泵将池内水抽至指定地点排放。同时,根据地下水位情况,采取适当的降水措施,确保施工过程中池体处于干燥状态。
拆除与清理
拆除旧设施:拆除调节池内原有的损坏的设备、管道、附属构筑物等。对于混凝土结构部分,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的方式进行拆除,如使用风镐破除。拆除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周边未拆除的结构。
清理池底与池壁:将拆除后的垃圾和杂物清理出调节池,使用挖掘机或装载机运输至指定的垃圾堆放场地。对池底和池壁进行彻底清理,去除淤泥、污垢、松动的混凝土块等,露出坚实的基层。对于池壁上的油污等难以清理的污渍,可采用化学清洗剂进行清洗。
结构修复与加固
池体裂缝处理:对于池体上的裂缝,根据裂缝宽度和深度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。对于宽度小于 0.2mm 的裂缝,可采用表面封闭法,使用环氧胶泥等材料进行涂抹封闭。对于宽度大于 0.2mm 的裂缝,采用压力灌浆法,先在裂缝处钻孔,埋入灌浆嘴,然后用压力泵将环氧树脂等灌浆材料注入裂缝中,填充裂缝并粘结裂缝两侧的混凝土。
混凝土破损修复:对于池底和池壁混凝土破损、剥落的部位,先将破损处松散的混凝土清除干净,形成规则的形状,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湿润。采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或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修补,修补后进行振捣、抹平和养护,确保修补部位与原结构紧密结合,强度满足要求。
结构加固(如有需要):若调节池结构经检测存在安全隐患,需进行加固处理。例如,可采用粘贴碳纤维布或钢板的方式对池壁进行加固。粘贴碳纤维布时,先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,保障平整、干燥,然后涂抹粘结剂,将碳纤维布按设计要求粘贴在池壁上,用滚筒滚压,使碳纤维布与混凝土充分粘结。粘贴钢板时,同样先处理混凝土表面,然后在钢板和混凝土表面涂抹结构胶,将钢板粘贴在预定位置,并采用锚栓固定。
防水施工
基层处理:在结构修复完成并验收合格后,对池底和池壁进行防水基层处理。确保基层平整、坚实、无起砂、无裂缝等缺陷。对阴阳角等部位进行倒角处理,做成半径不小于 50mm 的圆弧。
防水涂料施工: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防水涂料,如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、聚氨酯防水涂料等。采用分层涂刷的方式进行施工,一般涂刷 2-3 遍,每遍涂刷厚度控制在 0.5-1mm 之间,每遍之间的间隔时间根据涂料产品说明确定,确保前一遍涂料干燥后再进行下一遍涂刷。涂刷时要注意均匀,避免漏刷、流淌等现象。
防水卷材施工(如有需要):对于防水要求较高的调节池,可在防水涂料施工完成后,再铺设防水卷材。先在基层上涂刷基层处理剂,然后将防水卷材按设计要求进行铺贴,采用热熔法或冷粘法施工。卷材之间的搭接宽度不小于 100mm,确保搭接处粘结牢固。
附属设施安装
管道安装:按照设计图纸要求,安装调节池内的进出水管、溢流管、放空管等管道。管道安装前要进行除锈、防腐处理。采用焊接、法兰连接或热熔连接等方式将管道连接牢固,确保管道安装位置准确、坡度符合要求,无渗漏现象。安装完成后,进行管道压力试验和通水试验,检验管道的安装质量。
设备安装:安装调节池内的搅拌设备、曝气设备、液位计等附属设备。设备安装前要仔细阅读设备安装说明书,按照要求进行基础施工和设备安装。设备安装完成后,进行调试和试运行,确保设备运行正常,各项参数符合设计要求。
防腐施工
表面处理:对调节池内需要防腐的部位,如金属结构件、混凝土表面等,进行表面处理。金属结构件采用喷砂或抛丸的方式除锈,使表面达到 Sa2.5 级标准,即彻底的喷射或抛射除锈,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、污垢、氧化皮、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,任何残留的痕迹应仅是点状或条纹状的轻微色斑。混凝土表面采用打磨、清扫等方式处理,去除浮浆、灰尘等,使表面平整、干燥。
防腐涂层施工: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防腐涂料,如环氧煤沥青涂料、氯化橡胶涂料等。采用涂刷或喷涂的方式进行施工,一般涂刷 3-4 遍,每遍涂层厚度根据涂料产品说明确定。涂层施工要均匀,避免漏涂、流挂等现象。涂层之间的间隔时间根据涂料干燥时间确定,确保前一遍涂层干燥后再进行下一遍施工。
试水与验收
试水:在所有施工项目完成后,进行调节池的试水试验。向调节池内注水,注水速度不宜过快,一般控制在每天上升 1-2m。注水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池体结构有无渗漏、变形等情况,发现问题及时停止注水并进行处理。注满水后,保持 48-72 小时,观察水位下降情况,计算渗漏量,若渗漏量符合设计要求,则试水合格。
验收:组织相关人员对调节池翻新工程进行验收,验收内容包括工程质量、施工资料等。检查池体结构是否牢固,防水、防腐效果是否符合要求,附属设施安装是否正确、运行是否正常等。施工资料应齐全,包括施工图纸、变更通知、材料检验报告、隐蔽工程验收记录、施工记录等。验收合格后,办理工程验收手续。
安全与环保措施
安全措施: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,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,提高安全意识。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,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。对施工设备和工具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,确保其安全性能。施工人员在进行高处作业、动火作业等危险作业时,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,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。
环保措施:在施工过程中,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,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。对施工产生的垃圾和废弃物要及时清理,分类存放,并运至指定的垃圾处理场所。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、废气等要进行处理,达标后排放。合理安排施工时间,避免在夜间和午休时间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的作业,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干扰。
联系人:郑经理 电 话:0515-88396008
手 机:18936298588 136051073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