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池玻璃钢防腐后出现气泡、剥落?原因和解决方案都在这!
水池玻璃钢防腐后出现气泡、剥落?原因和解决方案都在这!
在各类工业、民用设施里,水池作为储存、处理水或化学液体的重要结构,为避免其受到介质腐蚀,玻璃钢防腐工艺被广泛应用。然而,部分水池在完成玻璃钢防腐施工后,却出现气泡、剥落等问题,不仅影响美观,更严重威胁水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。下面,我们深入探究背后的成因,并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。
一、气泡问题剖析
(一)施工环境因素
湿度影响:当施工环境湿度较大时,水分容易混入树脂体系中。在树脂固化过程中,水分受热汽化,形成气泡。例如,在南方的梅雨季节,空气湿度经常超过 80%,若在此期间进行玻璃钢防腐施工,气泡问题会尤为突出。
温度异常:树脂固化对温度有严格要求。温度过高,树脂固化速度过快,内部的气体来不及逸出,就会形成气泡;温度过低,树脂固化缓慢,也会导致气泡难以排出。比如在夏季高温时段或冬季低温环境下施工,气泡产生的概率大幅增加。
(二)施工操作问题
搅拌带入气体:在调配树脂与固化剂、促进剂时,搅拌过程会带入大量空气。若搅拌后没有进行充分的静置消泡,这些气泡就会残留在树脂中,随着涂层的施工,被包裹在内部。
涂刷方法不当:在涂刷树脂时,如果刷子或滚筒移动速度过快,会将空气带入涂层。此外,在铺贴玻璃纤维布时,若没有将布与树脂充分压实,也会形成气泡。
二、剥落问题剖析
(一)基层处理缺陷
表面不洁:水池基层表面若存在油污、灰尘、脱模剂等杂质,会阻碍玻璃钢涂层与基层的有效粘结。例如,在工业水池中,残留的化学物质和油污没有清理干净,就进行防腐施工,会导致涂层附着力不足,容易剥落。
含水率过高:基层含水率过高,在涂层固化过程中,水分会向表面迁移,产生蒸汽压,破坏涂层与基层的粘结力。像一些新建的水池,未经过充分干燥就进行玻璃钢防腐施工,后期很容易出现剥落现象。
(二)材料性能问题
树脂选择不当:不同类型的树脂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。若选择的树脂与水池所接触的介质不匹配,在长期的化学作用下,树脂会发生降解,导致涂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力下降,从而出现剥落。
固化剂配比错误:固化剂的用量直接影响树脂的固化效果。固化剂用量过多,会使树脂过度交联,产生内应力,导致涂层剥落;用量过少,树脂固化不完全,同样会降低涂层的附着力。
三、解决方案
(一)气泡问题解决
优化施工环境:选择在湿度低于 80%、温度在 15 - 25℃的环境下施工。在湿度较大时,可采用除湿设备降低环境湿度;在温度异常时,采取升温或降温措施,创造适宜的施工条件。
改进施工操作:在搅拌树脂时,控制搅拌速度,避免带入过多空气。搅拌后,静置 10 - 15 分钟进行消泡。在涂刷和铺贴过程中,放慢操作速度,确保涂层内的空气充分排出。
(二)剥落问题解决
强化基层处理:施工前,彻底清理基层表面的杂质,可采用喷砂、打磨等方法进行处理。对于含水率过高的基层,进行烘干或自然干燥,确保含水率低于 8%。
合理选择材料:根据水池的使用环境和介质特性,选择合适的树脂和固化剂。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,准确配比固化剂。
通过对水池玻璃钢防腐后出现气泡、剥落问题的深入分析,我们可以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解决措施,确保玻璃钢防腐工程的质量,延长水池的使用寿命。
联系人:郑经理 电 话:0515-88396008
手 机:18936298588 136051073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