玻璃钢防腐施工中玻璃钢防腐层在阴阳角 / 管口等复杂节点的处理策略是什么?
在玻璃钢防腐施工中,阴阳角、管口等复杂节点因应力集中、形状不规则,易成为防腐层开裂、剥离的薄弱环节。以下从节点预处理、增强层设计、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四方面,提供针对性处理策略,附具体操作参数与图示说明:
一、节点预处理:构建平滑过渡面
1. 阴阳角倒圆处理
金属基材:
用角磨机将直角打磨为 R≥5mm 的圆弧(碳钢)或 R≥3mm(不锈钢),消除应力集中点。
若为混凝土基材,需用 聚合物砂浆(配比:水泥:砂: 胶 = 1:2:0.2)抹成 R≥10mm 的圆弧,养护 7 天以上至强度≥C20。
检测工具:用 R 规(半径规)现场测量,确保圆弧光滑连续,无尖锐棱角。
2. 管口根部处理
钢管口:
清除管口毛刺,打磨至 Sa2.5 级,在管口内壁 20mm 范围内涂刷底涂树脂,外壁做 50mm 宽倒角(角度 45°)。
混凝土预埋管需先剔除松动砂浆,用环氧腻子修补平整,管口周边 200mm 范围内拉毛处理(粗糙度≥50μm)。
法兰接口:
法兰面防腐层需与密封面齐平,螺栓孔周围用 环氧胶泥 填充至平滑,避免直角缝隙藏水。
二、施工工艺优化:分阶段精准操作
1. 底涂与增强层施工
底涂浸润:
节点处底涂树脂需分两次涂刷,用毛刷 “点涂” 渗透微孔,满涂至 0.2mm 厚度,干燥后(25℃环境下≥4 小时)再铺增强层。
增强层铺贴顺序:
先施工阴阳角、管口等节点,再进行大面铺布,避免大面树脂流淌影响节点质量。
铺布时遵循 “先难后易” 原则,例如管道根部先贴环形布,再向地面 / 墙面延伸。
2. 树脂胶液调控
节点专用胶液:
提高树脂中填料含量(如添加 10%-15% 石英粉,目数≥200 目),使胶液呈 “膏状”(下垂度≤5mm),避免流淌导致增强层移位。
夏季施工可添加 0.5%-1% 过氧化苯甲酰 促凝剂,缩短初凝时间(从 6 小时降至 3-4 小时),防止节点处胶液未固化前受力变形。
联系人:郑经理 电 话:0515-88396008
手 机:18936298588 13605107322